央视网消息 眼下,一场由低空经济引领的变革正悄然重塑生产生活图景。四川作为全国首批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试点省份,这里不仅打通了“空中动脉”,更解锁了低空应用的多元场景——从旅游观光到政务速递,从山区物流到应急救援,低空经济正从概念走向实景,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近年来,四川依托低空空域改革优势,持续拓展低空飞行应用场景,逐步构建起覆盖物流、观光、通勤、政务、应急等多领域的低空服务体系。据成都都江堰市交通运输局产业发展科工作人员马婷介绍,“都江堰市已建成青城山机场和鹭岛直升机起降点,开通10条低空航线,涵盖低空物流、观光及通勤三大领域,并培育了高空跳伞、低空滑翔、低空研学等新兴业态。”
除了文旅与运动类项目,低空经济正深度融入日常公共服务。在彭州市桂花镇,无人机成为山区政务配送的“空中快递员”。过去,山区群众出行不便,文件送达往往需要两三个小时,遇到恶劣天气更是难以实现。如今,通过无人机点对点配送,仅需十分钟即可将文件送达16公里外的村委会,极大提升了政务服务的效率与覆盖范围。
“我们依托“天空之眼”国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打造了低空智慧政务集成系统,不仅实现便民文件速递服务,还拓展至河道巡查、森林防火、道路巡检等空中治理场景。同时,通过与中国邮政合作开通“云上邮路”快递航线,打通了山区快递“最后一公里”,让村民足不出村便能获得便捷的快递服务。”成都彭州市交通运输局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科科长张亚庆表示。
此外,无人机也成为山区特产出山的“空中快车”,让以往难得一见的山货从“尝鲜”变为“常鲜”,助力乡村振兴与农民增收。
据统计,为推动低空经济真正“飞起来”,四川已开通通航载货、载客航线6条,无人机物流航线达68条,覆盖医疗物资配送航线32条、低空观光旅游航线47条,逐渐形成网络化、常态化的低空运行体系。
下一步,四川将围绕打造西部低空经济发展高地的目标,持续推进低空运行管理试点,并加快建设和新开工一批通用机场与垂直起降场,完善低空航路配套设施,以更加精准有力的政策举措推动低空经济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总台记者 黄鹂 陈陈鑑开 胡吉川 赵思 刘玥辰 缪秋成 央视网记者 邓宝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