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智慧康养新探索 看机器人如何当银发族“贴心帮手”
央视网消息 10月29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智享未来——保姆机器人大会”成都智慧康养机器人展演在成都启动,多款面向老年群体的智能机器人新品集中亮相。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如何借助科技力量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近日,总台记者走访成都多家养老机构,实地探访智慧康养机器人的应用成效,探究机器人如何成为银发族的“贴心帮手”。
生活照料:日常起居更便利
走进成都部分养老机构,我们能看到机器人在饮食、起居等日常场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厨房里,炒菜机器人能够精准控制火候与调味,制作出口感适宜的菜肴,并能根据老人的健康状况、饮食禁忌和口味偏好定制个性化菜单。
对于行动不便或长期卧床的老人,洗浴是一大难题。目前,部分机构已引入便携式助浴机器人,采用“清水出、污水回”的闭环系统,实现无水化清洁,在保持老人身体干爽的同时,也能更好地维护个人尊严。
健康护航:身心状态更向好
在成都高新区某养老机构的康复区,多位老人正借助机器人进行系统化训练。下肢无力的老人在康复机器人支撑下完成蹬腿动作,手部灵活度下降的老人则通过手功能训练仪,跟随屏幕提示进行抓握与伸展练习。这些设备不仅能辅助老人完成标准化康复训练,还可根据实时身体反馈智能调整力度,有助于延缓身体机能退化。
在健康监测与管理方面,智能设备同样表现突出。脑影像CT机器人可自主移动至老人床边,30秒内完成脑部检查;送药机器人通过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与多重身份核验机制,确保老人用药安全、准确、及时。
暖心服务:晚年生活更安心
智慧康养机器人的服务不止于功能,更在于温度。如今它们不仅能日常聊天,还能成为老人的“兴趣知音”。比如,机器人能够以专业视角点评书法作品,并主动将作品分享给其他老人,帮助老年人在兴趣爱好中获得成就感与归属感。搭载红外跌倒检测传感器的机器人“洋洋”,能在感知到老人跌倒时立即停止移动并主动询问。若未得到回应,系统将自动联系护理站,同步发送老人位置信息,为紧急救援争取宝贵时间。
从生活照料到安全守护,从康复训练到情感陪伴,智慧康养机器人正以多维度、有温度的服务重新定义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它们不仅是科技进步的生动体现,更承载着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社会愿景的积极探索。随着人工智能与养老服务不断深度融合,科技将为银发族带来更加安心、便捷和温暖的晚年生活。(总台记者 郭嘉 蒋林 刘玥辰 央视网记者 邓宝仪)
正在阅读:智慧康养新探索 看机器人如何当银发族“贴心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