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网消息 7月10日,记者从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2025年,在全国夏粮受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总产和单产减少的情况下,山东夏粮逆势增产、以丰补歉,单产水平、总产增量跃居全国第一,连续三年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
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山东省夏粮单产452.8公斤/亩,居全国第一,是全国平均单产水平的1.2倍,同比增加2.7公斤;夏粮总产量547.4亿斤,占全国18.3%,同比增加4.1亿斤,增量居全国第一。夏粮播种面积6044.4万亩,占全国15.2%,同比增加8.1万亩,山东省夏粮生产取得历史性突破,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更高水平“齐鲁粮仓”中作出了“山东贡献”,凸显了“山东担当”。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提高今年的夏粮产量,山东出台了全省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实施方案,推动实现纵向上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集成发力,横向上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统筹推进,点上210个市级万亩引领片、984个县级千亩引领方示范带动,面上平原、山地、盐碱地全面提升。结合工作进展先后出台攻坚落地任务清单、引领体系建设方案、中低产区单产提升意见等指导性文件,确保单产提升“见长效”。同时组织实施“万人下乡·稳粮保供”农技服务大行动,全省各级1.8万名农技人员常态化开展巡回指导、举办“田间课堂”,落实大培训、大调研、大帮包、大拉练、大竞赛“五步走”超常规增粮举措,着力提升关键增产技术到位率和覆盖面。
针对今年春旱影响,山东累计春灌引水39.3亿立方米,同比增加1.6%,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576轮次,增加降水约2.27亿吨,有效保障小麦关键生长时期用水需求。
在防灾减灾方面,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病虫害发生发展,适时采取务实管用措施。建立区域农业应急救灾中心526家、粮食烘干中心1850个,组建“三夏”应急作业服务队1018支,确保小麦颗粒归仓。
在政策支持方面,全面实施小麦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参保率超过90%。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78.2亿元、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及农业社会化服务资金6.6亿元、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奖补资金3.71亿元,进一步调动主体种粮积极性。(总台记者 宋建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