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视网消息 8月27日,杭州市余杭区举行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多位院士专家出席,全国机器人企业代表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余杭区机器人产业发展新机遇与新蓝图。
近年来,余杭区积极抢抓新风口,紧抓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机遇,大力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加快布局未来产业新赛道,助推高水平建设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
活动现场,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成立并揭牌,杨华勇等院士专家获颁创新中心建设顾问聘书。创新中心将以推动机器人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为核心使命,充分发挥余杭区、浙江大学各自独特优势,以体制机制创新改革推动高水平科技创新,以人形机器人为牵引打造高标准的机器人产业与技术生态链,推动余杭区机器人产业全面高质量发展。
接下来,余杭区将遵循应用牵引、整零协同、软硬并进、生态培育的路径,以《余杭区促进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4—2027年)》为目标,力争到2027年,实现机器人全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集聚机器人相关企业不少于300家,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突破50家,获首版次、首批次、首台(套)装备认定不少于20项,形成“2352”余杭机器人产业品牌矩阵,成为机器人产业生态的核心力量。
此外,余杭还将打造以人形机器人创新引领,涵盖工业、服务、特种机器人支撑发展,智能制造、文旅教娱、商贸物流、生活服务、医疗康养、城市建设与治理六大应用领域的“1+3+6”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体系,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与产业高地。
余杭的科研、制造和人才资源集聚,为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余杭不仅拥有之江、良渚、湖畔、天目山四大省实验室以及杭州超重力场等重大科研平台,还入驻了全省唯一的省级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和未来工厂推广应用中心。
在机器人产业各领域,余杭集聚了一批技术过硬、知名度高的企业,基本覆盖整机制造、零部件、系统集成、行业应用等产业链上下游。“工业领域如申昊科技、蓝芯科技;康复医疗领域如强脑科技、程天科技;通用机器人大脑领域如有鹿科技、灵汐类脑科技等,我们的机器人相关企业可谓是群星闪耀,目前在机器人产业领域,全区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省级隐形冠军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家,获首台(套)、首版次认定企业8家。”余杭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此外,大会上还举行了睿抗机器人大赛总决赛永久赛址发布暨2024年全国总决赛颁奖仪式、中国电子信息联合会机器人分会(筹)揭牌仪式。(总台记者 林侃 韩雨婷)